英国一项人群研究发现,痛风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纳入首次被诊断为痛风的患者例,以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患者例,旨在明确痛风患者的房颤发生风险。确诊痛风前、后的中位观察时间分别为15年、9年。
与对照组相比,痛风组吸烟者较多、体质指数较高、Charlson合并症指数也较高。此外,在痛风组中,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心衰及心脏瓣膜病也更多见。
研究发现,确诊痛风时,痛风组较对照组的房颤发生风险显著增加(7.42%vs.2.98%,P0.)。与对照组相比,男性(6.69%vs.2.49%)、女性(9.36%vs.3.71%)痛风患者的房颤发病率均较高。
校正前,痛风组较对照组的房颤发生风险增加(OR:2.89,95%CI:2.70-3.09)。多变量校正后,痛风仍与房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校正OR:1.45,95%CI:1.29-1.62)。其中,男性(校正OR:1.43,95%CI:1.23-1.67)、女性(校正OR:1.41,95%CI:1.13-1.78)痛风患者的房颤发生风险均有所增加。
确诊痛风后,痛风组较对照组的房颤累积发生率显著增加(P0.)。
痛风患者确诊后1年、2年、5年、10年时,房颤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08%、2.03%、4.77%及9.68%,而对照组则分别为0.43%、1.08%、2.95%及6.33%(时序检验P0.)。
确诊痛风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12%发生房颤,对照组仅为6%。
中位随访9年,痛风组例患者发生房颤,对照组为例(校正HR:1.09,95%CI:1.03-1.16)。男性(校正HR:95%CI:1.01-1.16)、女性(校正HR:1.12,95%CI:1.02-1.24)痛风患者的房颤发生风险均有所增加。
潜在机制:尿酸升高
研究者指出,痛风与房颤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痛风患者尿酸较高或是潜在机制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尿酸在心房重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有研究发现,美国黑种人血清尿酸水平增加一个标准偏差,房颤发生风险即有所增加(HR:1.56)。
另一项纳入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血清尿酸水平增加一个标准偏差,阵发性房颤发生风险增加2.5倍。
纳入心血管筛查
针对研究结果,有评论指出,痛风除了与导致房颤的多项疾病相关以外,还可能是导致房颤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提示,针对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特别是年长及有其他房颤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心血管评估,尤其应纳入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有无房颤。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摘译徐巍巍┆美编柴明霞┆制版郭文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