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房颤那些事,房颤引发的中风让人猝不及防,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1-16

心脏

心脏是人体推动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可以说是人体的血液流动之“泵”。

可是如此重要的心脏,有时候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让人猝不及防。

心跳过慢

心跳过快

心跳不规则

警惕心房颤动

本期无锡名医团名医大讲堂,我们邀请到医院心内科主诊医师,姜海滨副主任医师,和大家聊聊心房颤动与中风的那些事。

心房颤动

姜海滨副主任医师介绍,房颤即心房纤维颤动,又名心房颤动。在中国估计约有万—万名患者。房颤的患病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关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群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罹患房颤。

相关症状

心悸

晕厥

眩晕

气促

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

超声心动图

动态心电图

如何处理心房颤动?

以药物控制心律和心率

服用抗凝药,预防中风

心脏复律:利用体外电击使心跳回复正常规律

导管消融术:

利用导管释出能量,局部破坏不正常的心脏组织

心房颤动导致中风

姜海滨副主任医师介绍,年中风已经超过心脏病成为中国人群第一疾病杀手,如果控制不当,年我国将有近万人死于中风。而心房颤动,又恰恰是容易引起中风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很差,家庭负担沉重,丧失生命尊严。

相关数据

心房颤动患者的中风发生率

较无房颤者增加近5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所致中风的比例也显著增加,从50-59岁年龄组的1.5%增至80-89岁年龄组的23.5%。

由心房颤动引起的中风都可致命,其中以首次中风尤其严重,20%的患者会致命,60%的患者会伤残。预计半数患有心房颤动引起中风的人士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由心房颤动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甚至会引起半身不遂,极大程度地增加家庭负担。

中风死亡率如此之高

要想预防中风,首先要预防房颤

姜海滨副主任医师提到,预防由房颤引起的中风,功夫还是在平时,要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时刻保持警惕。

适当运动

戒烟

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饮用酒精类

和咖啡因的饮料

定期监测血压

和胆固醇水平

遵从低盐低脂

的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

传统抗栓药

阿司匹林

预防房颤引发的中风效果只有两成。

主要用于防止心脏病发。

副作用︰引起胃痛和胃出血。

氯吡格雷

属噻吩并吡啶抗血小板类的药物,与阿司匹林并不同类。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预防房顫中风效果比单独阿司匹林高约三成,

但出血风险较高。

华法林

属传统抗凝血药,已沿用超过50年。

开始剂量:因人而异,大约每日2.5-5mg,服用4至7天。

维持剂量:每日2-10mg。

医生会依照INR调整剂量。

医生可能处方相间剂量予病人轮流服用。

(例如:单数日服2mg,双数日服2.5mg)

警惕

不要混淆及忘记服药时间和剂量,定期检查凝血,否则易出现严重出血。

新型抗栓药

达比加群酯

相对传统抗栓药的特点:

疗效显著:比华法林更有效预防心房颤动的中风。

可靠:不易受食物及药物影响,发生出血等副作用的风险较传统抗栓药低。

剂量固定:没有复杂的剂量调校,避免误服剂量的风险。

不需验血:不需承受因定期验血而带出的沉重心理压力及影响生活。

缺点:价格贵,经济负担重。

常用的新型抗栓药还有利伐沙班。

另外,采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卒中也是比较有效的。

专家介绍

姜海滨,副主任医师,心内科主诊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从年到医院学习工作六年,医院介入培训基地接受培训2年。

研究方向: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赞赏

长按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1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