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尝试封堵心脏之耳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2-15

  中国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13%-24%,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高出5倍。目前,国际上治疗房颤的最新尝试是左心耳封堵术。昨天,“新耳之道”左心耳封堵术观摩学习班活医院举行。

  这是左心耳封堵术自年引进国内以来首次举办的手术现场观摩学习活动,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

  会上,WATCHMAN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术者、上海市首届区域名医、医院心内科宁忠平教授和他的团队应邀为大会作手术演示。宁忠平教授带领的团医院心内科团队在房颤诊疗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在现场手术演示阶段,宁忠平教授和他的团队向大会展示了左心耳封堵术的精湛技艺,手术过程清晰,操作严谨规范,技艺娴熟,仅历时1个小时完成左心耳封堵手术,得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同道的高度认可,对左心耳封堵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做出精彩的示范。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中国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13%-24%。理论上讲,预防房颤血栓最为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直接消除房颤,使患者始终维持正常心律。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绝对把握治愈房颤,因为房颤的具体致病机制仍旧不清楚。针对房颤的消融术是最有希望的维持正常心律的办法,可是目前的成功率还不稳定。更为关键的是,目前绝大多数专家和指南都不建议高血栓风险患者房颤消融术后停止预防血栓治疗,更不建议以预防血栓作为房颤消融术的目标。也就是说,预防房颤血栓,单纯的恢复正常节律对于高血栓风险的患者目前并不可行。

  既然手术消融预防房颤血栓不靠谱,口服抗凝药又有出血副作用及其他缺陷,那么怎么才能相对安全又有效的预防血栓呢?左心耳集中了90%的房颤血栓,如果能够彻底挡住左心耳的血栓,理论上就可以消除90%的房颤血栓风险。宁忠平教授介绍,“左心耳是个袋状结构,只有一个狭窄通道与左心房相连,只要堵住狭窄的通道,血液就进不去,一方面血栓‘原料’没了;另一方面,即使里面有血栓也出不来了。”

  本次活动发起人,医院院长、心内科博士生导师李新明介绍,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性卒中有90%由左心耳血栓引起。房颤所致卒中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给家庭和社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左心耳封堵术是目前全球预防房颤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它能有效减少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患者术后将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既免除了卒中危险,又避免了抗凝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出血并发症,也降低了医疗费用的支出。不过,这项技术也并非所有房颤患者都适用,手术的选择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自年8医院成功完成本市首批左心耳封堵术以来,已累计为近百位患者实施手术。李新明表示,本次培训观摩活动旨在让全国更多医生学习了解左心耳封堵技术,发展普及左心耳封堵技术,造福广大房颤患者。

医院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容转载自







































招聘网络营销总监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1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