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药物治疗:
有效性较低,成功率约为22%,如胺碘酮等
导管消融治疗:
研究表明,至少95%的房颤和肺静脉有密切的电联系。通常情况下人有四根肺静脉从心脏后部汇入左心房。导管消融术是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直径与普通圆珠笔芯相当的导管送人心房,在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发放高频电磁波即射频能量,沿肺静脉开口消融一周,最终使心房与肺静脉失去电联系,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单次消融后3个月约77.8%的阵发性房颤和65%的持续性房颤可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经第二次后阵发性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可达90%。持续性房颤亦可达到80%。此种成功指在无需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患者能够为之稳定的窦性心律。另有部分患者,术后虽仍有房颤发作,但频度显著减少,或者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维持不发作状态。
射频消融有哪些风险?
目前在欧美及国内的大型医疗中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房颤治疗的推荐方式
该手术为微创手术,整个过程病人保持清醒状态,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
整个手术过程一般需要2-3小时的时间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为背景治疗,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为减少血栓栓塞的风险,若无禁忌症,所以房颤患者均需要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治疗。具体采用哪种药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进行评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由于心房肌顿抑的存在,心房功能不能立刻恢复,仍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所以仍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一段时间,以减少术后血栓栓塞的风险。华法林用量不足,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不达标不能起到预防血栓并发症(如脑血栓、肢体动脉血栓)的作用;用量过大而又未能及时发现则可能导致出血,最严重的为脑出血,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华法林剂量的调整十分重要,服用华法林一定要坚持按医嘱抽血化验。
华法林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会由于体制差异而用量不同,同一个体也会因体重和饮食的变化而需要改变剂量。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通过抽血化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证实。华法林安全有效的抗凝强调是维持INR在1.8-3之间。
特别提示:华法林如应用不当可能有风险,故一定谨遵医嘱,勿自行调整!
医院房颤门诊
马长生(主任医师):周一下午(特需,需要预约)
郭炜华(副主任医师):周二、周四上午
陈喆(主治医师):周三上午
李超(主治医师):周一上午
房颤预约-王海燕护士长
房颤-李志明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