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中有老人患有房颤的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房颤遗传吗?我会不会也发生房颤?
一句话概括:房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某些情况下,房颤甚至可以是一个“遗传病”。
什么叫有“遗传倾向”?
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房颤的发生与家族史之间有相关关系,亲属关系越近,亲属的发病时间越早,房颤的风险就越高。
大约5%的房颤和15%的孤立性房颤(不伴有任何心肺疾病的房颤)患者有心律失常的家族史。
近年来,随着对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与房颤相关的基因浮出水面。除了少数同时与心肌病有关的基因以外,这些基因对房颤的发生都有一部分“贡献”,单独任何一个基因都无法引发房颤。
这种情况下,房颤可称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这与高血压的遗传模式十分类似,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导致高血压发病提前。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房颤相关基因的数目多,就代表了房颤发病风险大,但相关基因数目多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病,此谓“遗传倾向”。
什么叫“可以是遗传病”?
然而,房颤还可能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早在年,就有医生报道了房颤家系的存在,该家族中房颤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即单个基因即可决定发病。年又有医生发现了6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房颤家系,共人,其中50人患有房颤,确诊房颤的年龄从0-45岁不等(其中2人在胎儿时期就已诊断房颤)。
基因分析发现位于10号染色体的某基因决定了房颤的发生,这向大家明确展示,在某些情况下,房颤可以是一个“遗传病”。好在这种基因变异出现的概率非常低,目前仅在个案报道中有发现,大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总结一下,决定房颤的相关基因分为两种:
一种是单基因就可决定房颤,但这种基因非常少见,通常同时与心肌病有关,这种情况下,房颤可以说是“遗传病”;
另一种是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易发生房颤的倾向,携带的相关基因多,发病可能就更大,但也有可能不会发病,这叫有“遗传倾向”。
基因与生俱来,属于不可控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好可控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家族中多人患有房颤,不妨规律体检,做好筛查。
下周起,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早搏”相关的内容,敬请期待!
下周二,不见不散!精彩阅读之快速心律失常系列:
房颤的11大致病因素
这样动一动,防房颤还降血压!
一半房颤发作,都是因为坏情绪!
咖啡,房颤患者要戒吗?
约20%房颤由高血压引起?教你5招预防方法…
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房颤?
一胖招百病,房颤在其中
"我心好慌,是得心脏病了吗?"
心悸,就是心跳很快吗?
姜运秋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bfzzz/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