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体在颤抖,我的心在疯狂的舞动,但这并没有让我快乐.”
莎士比亚在47岁时写下的这段诗文,被医学史认定是对房颤最早的描述。
房颤的
最大危害
栓子
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很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中风)、肢体动脉栓塞等;脑栓塞(脑中风)是心房颤动患者危害最大的并发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风发病率是正常人5倍,瓣膜病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较正常人高17倍,所以房颤患者的抗凝(抗血栓)治疗尤为重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临床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包括: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导管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
口服抗凝药-华法林
Warfarin
华法林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的传统口服抗凝药;服用华法林应监测抗凝强度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使其在2.0-3.0之间,INR低于2.0抗凝效果差,INR高于3.0则会增加出血风险,缺点是需医院抽血,另外华法林容易与食物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华法林。现在市面上有些新型抗凝药,其意义在于不需要房颤患者反复抽血和监测,缺点是价格较为昂贵,只适于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房颤患者。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
导管射频消融术既可以有效改善房颤患者症状,又能大幅度减少卒中发病率,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根除房颤的治疗手段。
左心耳封堵术-PLAATO
有些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容易引发出血,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又低(比如同时患有心脏结构性病变的患者),可采用左心耳封堵术(因为左心耳内部血流缓慢,容易瘀滞形成血栓,而房颤患者90%的栓子在左心耳内形成),通过局部封堵,血液进不去,自然无法形成血栓。
房颤的病因:
总体来讲,房颤是心房纤维化(老化)的一个结果,所以理论上年龄越大,发生房颤的风险越高;临床引发房颤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心肌病(包括克山病)、心肌炎、甲亢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其它还有缩窄性心包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房颤的诊断:
发作期房颤患者只需行心电图检查即可诊断;对于非发作期难以捕捉到的,需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房颤的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类;
(2)钙通道拮抗剂;
(3)洋地黄类;
(4)胺碘酮;
注:必须明确一点的是无论口服抗心律失常药还是口服抗凝药都无法根治心房颤动。
白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