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报道5月30日,房颤消融手术示教活动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1-7-25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的相关要求,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于年11月18日审定批准了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与提升项目(cardiovasculardiseasequalityinitiative,CDQI),年,在中心的指导监督下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开展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来开展实施CDQI项目。CDQI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开展了系列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推动了先进健康管理理念及医疗技术下沉。助力“健康中国”政策的实施。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房颤消融手术示教活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FromLiveDemonstrationtoBestResolutions),是CDQI开发一系列高质量临床能力提升培训课程项目之一,本项活动旨在推动建立专业学术平台、完善的技术操作规范、医院导管消融能力提升。房颤消融手术示教活动将以每周一期线上直播的形式呈现,结合手术转播、授课分享与讨论点评。医院通过专家手术转播示教及线上授课方式,传播先进的技术理念,分享丰富的经验,医院;医院通过本活动向更多有需求的术者、同道传递经验水平、技术优势,与权威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并通过与点评专家互动讨论,在实践中提升术者技能,优化诊疗流程;医院通过与专家进行讨论交流,提升技术水平,医院手术能力的提升、降低房颤导管消融手术并发症,助力临床建立多学科并发症救治团队。本项活动将致力于提高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让更多的房颤患者选择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房颤消融手术示教活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FromLiveDemonstrationtoBestResolutions),第五期于5月30日在线上举行。

会议由首都医科医院马长生教授致开场词——今日会议是由首都医科医院医院联合开展的CDQI雅培新技术展示会,两家中心均为心脏电生理著名中心,同时也是CDQI房颤建设卓越中心。今天的会议,旨在将最医院的手术转播,与两个团队的卓越年轻专家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展示,更重要的是与线上的全国专家同道共同交流,希望不远的未来,医院都能如两家中心一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卓越年轻专家,也希望未来能够达成房颤一万例零死亡的目标。现如今,电生理卓越中心、示范单位、医院开展房颤消融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依现在的新技术,如果我们特别细心的去做,并加强围术期管理,能够做到一万例零死亡这样的新目标。过去说安全倍增,医院在电生理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现在心脏压塞的概率,已经从千分之八下降至千分之二、三,连续两年稳定,说明安全倍增是能做到的。现在,要有更高的要求更新的目标。近年来,我们在房颤的消融上会有惊人的需要,未来中国一年会有上百万例的房颤消融,而这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所以,也期望CDQI的前辈可以带领卓越中心、示范中心和建设单位的年轻医生们,将房颤越做越好,之中手术是关键一环,我们强调手术是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每一个病人、每一例手术都做到最好,才更为安全。日后,医院、湘雅二院两个团队作为卓越中心,带领全国把房颤做好,也非常感谢雅培公司支持CDQI房颤中心建设的支持,谢谢。

随后,由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周胜华教授发表致辞,周教授表示,感谢各位心内科同道,感谢马教授在五月份最后一个周末离建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联合顶尖电生理团队组织这个活动,今天的活动可以称为顶天立地,顶天——医院的马教授团队享誉国内外、立地——马教授带领湘雅二院、岳阳医院的代表作为湖南省地市县市级代表,一起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就刚刚马教授提出的一万例零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的目标,对电生理医生而言,是很高的要求,也确确实实是CDQI项目开展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非常感谢马教授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湖南省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医院已经开展房颤消融;另一点正如马教授提到的,在项目推进中,一批中青年医生得到了成长,这是非常可喜的,我们作为老同志,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开心!此外,我们国人讲天时地利,天时——党一百年生日即将到来,今天主办方选择岳阳的中心参与活动,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让我想起了毛主席58年得知血寄虫被攻克时所写的一首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现如今,房颤也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堡垒”之一,电生理同道们也希望能够共同攻克下这座“堡垒”。再次感谢马教授牵头举办本次活动,祝会议圆满成功;也衷心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带领湖南的心血管同道们,无论技术层面或是政策层面继续紧跟国家,开创更上一层楼的新局面!

致辞环节过后,由首都医科医院郭雪原教授主持今天的学术活动与手术演示。

首先医院刘启明教授带来《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策略》,从房颤的流行病学、房颤的不良后果、房颤的危险因素管理、房颤的系统性评估4S法则、房颤的ABC整合管理策略、房颤的导管消融适应症、特殊情况房颤的治疗七个方面结合案例一一剖析,总结了房颤的临床治疗三大策略,即卒中预防、控制心室率、复率/维持窦率。并通过对危险因素的预防;结合新理念、新概念进行系统性评估与管理策略;科学选择导管消融适应症;对特殊情况房颤精准治疗,还患者以健康的心跳。

随后,本场会议的两台手术演示以交叉轮播的形式进行。

首台手术的术者是来自首都医科医院刘念教授,患者为阵发房颤患者,前后径43mm,左右径51mm,同时还有主动脉钙化与静脉狭窄。该手术选用高功率40w43℃术式。

手术转播前郭雪原教授与医院刘启明教授交流了雅培系统下手术经验与感受的交流,刘教授表示雅培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发现消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同时刘教授也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为了尽量避免pop的发生,所以该院平时使用高功率术式较少,全力确保病人的安全。手术中刘教授采用LSI作为消融点依据,后壁确保压力后10s左右可到LSI4.0,前壁约为20s左右可到LSI5.0。刘教授术中与郭雪原教授进行了关于阵发性房颤术式的讨论,郭教授提到安贞目前阵发房颤术式主要以环肺静脉隔离为主,龙德勇教授会额外增加三尖瓣峡部消融以及上腔静脉隔离,为了避免复发房扑或上腔静脉起源的其他疾病,同时也可以有一点时间观察肺静脉是否恢复传导,其余少数医生会增加异丙肾上腺素静滴,观察病人在较高心率下是否会恢复肺静脉的传导,极少时候会采用Burst刺激判断肺静脉是否隔离。刘教授表示,虽然亚洲人上腔静脉起源的电生理疾病较多,湘雅二院在术式选择上会较为保守,一般需要判断上腔静脉是否有异常电位存在,三尖瓣峡部也是要看病人平时是否有房扑症状,如果不存在就不进行额外的干预。刘念教授也与刘启明教授做了手术相关的交流,在术式方面,刘念教授表示安贞常规只做一次穿间隔,单导管操作,肺静脉消融后使用大头判断Gap。本次使用了40w较高功率,冷盐水流速为20ml/min。两侧肺静脉观察了20min左右,均无肺静脉电位传出,手术成功。

同时进行的第二台手术由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李旭平教授进行,患者为男性60多岁,入院时考虑房扑以及阵发性房颤,上台后观察应为右房经典房扑,拖带以及刺激标测均表示该病人为一简单右房逆钟向房扑,手术经两侧环肺静脉隔离后,在房扑发作下行右房三尖瓣峡部线消融,并于术中打停房扑,术后拖带检测三尖瓣峡部线阻断,手术成功下台。术后李教授和刘念教授讨论了关于Mashall韧带消融术式的相关问题,刘念教授表示,术式的先后每人都不同,但安贞常规在持续性房颤中都会进行二尖瓣峡部的消融以及干预,就刘教授个人经验而言,如果可以在内膜面完成二尖瓣峡部线的阻滞,则不会选择Mashall酒精消融术。

手术均成功在环肺静脉隔离术中恢复窦律。

第二部分主题演讲环节,医院的潘港教授带来《心房颤动患者综合管理经验》分享——房颤的管理是全流程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做的,既是院前管理,也要对院中、院后进行系统管理。院前管理即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尽早筛查并告知病人及家属病情,及早入院就诊,进行规范化管理;院中管理则需做好评分,提升新型口服抗凝使用率,并规范手术指征以及手术全流程管理;院后管理即为规范口服抗凝与房颤术后并发症管理。潘教授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房颤的综合管理,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早日到来,早日杜绝房颤对国人健康的损害。

会议的下一环节,医院谭彬教授分享病例《一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抢救经过》;医院黄姿教授分享病例《畸形心并房颤再遇急性心肌梗死》。并由首都医科医院龙德勇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刘启明教授、刘振江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结合丰富临床经验展开讨论。

本次活动至此圆满结束,期待与广大同道下周继续相约线上,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7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