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老年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危害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22-6-27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什么是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是指发生在脑部血管,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是怎么发生的(脑血栓形成)脑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缺血性中风是怎么发生的(脑栓塞)脑局部坏死心脏处脱落的栓子随血流进颅内,堵塞脑血管,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流进入颅内,堵塞脑血管.

哪些人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

高血压患者高胆固醇患者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心房颤动的患者)糖尿病患者TIA和脑中风史患者,再发中风危险增加9倍吸烟、酗酒者其他(血液病、肥胖、年龄>55岁的男性、中风家族史等)

缺血性中风的斑块是如何形成的?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C)过多时,沉积在动脉壁上,再结合其它物质,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或完全堵塞,阻挡血液流过

脑血管病有哪些表现?

脑血管疾病一般起病突然,常表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黑矇、复视、流涎、跌倒、短暂性记忆丧失等,症状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神志不清。

脑血管病的预防一级预防

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

二级预防

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血管病的患者,通过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达到降低复发危险性的目的。

一级预防措施改变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治糖尿病,防治心脏病.改变生活方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糕、油炸食品-每人每天烹调用油少于半两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用橄榄油或菜籽油烹饪-每周吃两次鱼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食盐少于6克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每天摄入量小于毫克;少吃动物内脏、虾蟹-脱脂奶代替全脂奶;-蛋黄每周不超过2个控制总热量-每天主食摄入量:女,4两;男,6两,适量吃粗粮、杂粮、豆制品,多吃蔬菜(每天1斤)、水果(1~2个)

一级预防措施改变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治糖尿病,防治心脏病.降压治疗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中风的危险减少40%,降压治疗可使中风复发的危险减少28%,并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不愿意服药:宁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手表,不难受不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按图索骥或道听途说防治高血压降压治疗既要有效,又要平稳,因此最好选用缓释或控释降压药,每日规律服药,终身治疗,经常监测血压。

一级预防措施改变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治糖尿病,防治心脏病.防治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增加中风危险亚太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每增高1mmol/L,缺血性卒中增加25%降胆固醇治疗可使血液中“坏”胆固醇减少,防止斑块形成,从而可减少稳定斑块导致的脑卒中发生降胆固醇治疗可使不稳定斑块变得稳定,减少斑块破裂风险,从而防止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防治高血脂治疗目标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有害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选择他汀类降脂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瑞舒伐他汀(可定)

一级预防措施改变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治糖尿病,防治心脏病.防治糖尿病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2~3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一级预防措施改变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治糖尿病,防治心脏病.防治心脏病很多心脏病都能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包括心房纤颤、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等,其中房颤的危险性最大,因其能造成脑栓塞。预防措施主要是应用抗凝药(如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很多人都知道中风后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说话不清等。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果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完全可以避免中风发生或复发。王大爷平素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医生给开了降胆固醇的药,但王大爷觉得没有么症状,就没有坚持吃。两天前早晨醒来时发现一侧肢体无力、沉重,说话不清,医院,诊断为缺血性中风.医生采取的治疗措施溶栓治疗(最好在急性缺血性梗死发病3小时内)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对不能进行溶栓治疗患者抗凝治疗-对心源性病因(如心房颤动)及其他类型患者介入或手术治疗-对有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可择期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介入治疗闭塞的血管球囊成形术--扩张血管血管通了就可以高枕无忧吗?即使泥沙被清除,如果源头不控制,仍有泥沙不断进入,山上的树被砍光了,水土流失,泥沙进入长江。泥沙淤积,阻塞航道二级预防控制高血压,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治疗高胆固醇(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脏病,控制血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体育锻炼.中风后稳定期患者降压目标值轻中度脑供血动脉狭窄小于/90mmhg伴心衰或肾衰小于/85mmhg伴糖尿病小于/80mmhg若一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应为~毫米汞柱若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应为~毫米汞柱若脑血管次全闭塞,收缩压<毫米汞柱降压药要长期,规律服药不规律服药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损害心脑血管血压降得过低也容易引起缺血性中风如何长期、规律服用?定期监测血压最好选用半衰期超过24小时的降压药,如络活喜,每日只需1次服药。即使偶尔漏服,降压疗效也可以维持更长时间,避免因漏服造成的血压波动中风患者降胆固醇达标值LDL-C<2.6mmol/L(mg/dL)一般中风患者LDL-C<2.07mmol/L(80mg/dL如果中风同时合并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持续吸烟中的任何一项降胆固醇、防治中风的药物---他汀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有确切降胆固醇作用的药物他汀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还能减轻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他汀可以防治中风发生他汀能降低中风复发风险大量研究显示:“坏”胆固醇(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缺血性中风降低15%SPARCL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使中风复发风险降低16%,使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降低22%他汀要坚持长期服用胆固醇水平正常后,一定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建议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复查血胆固醇)他汀不能随便停用,停用后血胆固醇还会上升心源性中风患者如何预防复发心脏病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比没有心脏病的人高2倍以上,特别是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心房颤动可使缺血性中风年发病率增加0.5~12%预防措施,积极治疗能引发中风的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及心脏瓣膜病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华法林,监测抗凝强度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适用于低危的患者心)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对既往有缺血性血管事件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5%左右,对已发生中风的患者,应该终身服用阿司匹林中风合并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增加2倍控制血糖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食合理选用降糖药定期监测血糖(全球专家组建议:除自我规律监测血糖外,HbA1c可每3月监测一次)

血糖目标值: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2-3个月后血糖不理想空腹及餐后血糖高:磺脲或双胍类(非肥胖者选前者,肥胖者选后者)餐后血糖高为主者:a-糖苷酶抑制剂肥胖及高胰岛素:双胍类或a-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体重正常或超重:磺脲或a-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血糖目标值: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全球专家共识建议: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定义为HbA1C<6.5%,在无法监测HbA1c时可用空腹及餐后血糖)

中风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于疲劳,合理的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不能缺课和中断,除非疲劳过度而有意休息几天中风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避免在康复训练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他部位,要全面兼顾各关节、肌肉,及各种不同功能开始锻炼时,先做充分的准备活动,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开始新康复锻炼动作时,应由家属在旁保护,以保证安全保持乐观心理平衡生病后,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或抑郁,应多与亲人、朋友和医生加强交流,以减少思想负担,出院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应保持良好心态,泰然处之如果心理调节不能缓解,应及早进行药物干预,如抗抑郁药物(左洛复)

总结:预防中风再发的注意事项

缺血性中风患者要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2.控制血压

3.降胆固醇,坚持他汀治疗

4.控制糖尿病

5.合理饮食

6.适度运动

7.戒烟限酒

8.坚持康复训练

9.保持心态平衡

10.接受患者健康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8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