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医院、医院心内科刘少稳教授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卒中的预防是房颤的核心治疗策略之一。
10年前国际上推荐应用CHADS2评分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近来的研究提示CHA2DS2-VASc评分对房颤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更准确,且发现这一评分系统对亚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价作用也优于前一评分。华法林是房颤抗凝治疗的传统药物,随机对照研究和真实世界的数据均提示,合理应用华法林可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近70%,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不需要常规监测抗凝强度,与华法林相比可减少致命性出血风险,尤其是减少颅内出血,而预防卒中的疗效不次于或优于华法林,是近年来房颤抗凝治疗的重要进步。
非药物治疗是房颤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重要进展。第一个有关左心耳封堵与华法林预防房颤卒中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PROTECTAF提示,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疗效不次于、甚至优于华法林,但由于该研究入选了三分之一CHADS2评分为1分的房颤患者,且左心耳封堵术后部分患者长期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或华法林治疗,都可能影响了这一研究的结果,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就有了设计更严谨的PREVAIL研究。
但PREVAIL随访18个月的数据显示,左心耳封堵组与华法林组相比有更多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AmJCardiol.;(3):-84.),该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还有待观察。近来有多个研究提示,CHA2DS2-VASc也可以准确预测非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且有研究发现,在CHA2DS2-VASc评分33分的房颤和非房颤人群中,卒中的发生率相近。这些研究结果对房颤卒中发生机制的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因此,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中的作用仍有待评估。多项研究提示,房颤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相比可明显减少血栓栓塞事件,同时伴随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改善。
OCC现场花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