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范行,男,年生,今年71岁,研究生学历,某事业单位退休高工。阵发性房颤史16年,先后经历过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治疗。都说久病成医,在长时期的患病求医过程中我感悟出一些经验和体会,可供房颤病友参考。首先强调一点:下面所写的事情都是真实的,绝无虚构(包括姓名),但经验、体会难免带有主观成份,不能保证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年龄、体质、病情不一样,治疗方法因人而异,请多听医生和专家的意见,切勿轻信和照搬他人(包括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房颤初发期(─)
年的某一天,我在打乒乓球时突然感到心跳很乱,但不太难受,持续时间也不长。我没有声张,继续打球,事后也未求医。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心跳乱的现象再次发生。这次我不敢怠慢,医院。半路上,心跳正常了,到医院没查出什么毛病。又过了一段时间,毛病再次出现。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医院,总算赶在心跳恢复正常之前做了心电图,证实是阵发性房颤,随即挂上Holter。第二天,动态心电图结果出来,基本正常,没有捕捉到房颤。医生开了胺碘酮,我没要,因为我知道此药副作用太大,吃了怕有不良反应。
从年到年,我的房颤发作频度不高,大约一两个月犯一次,每次持续二至四个小时。房颤发作时,我会吃几片心律平,虽然感到作用不大,但觉得吃总比不吃强。平时不犯病就不服药。医院跑,后来知道治房颤除去射频消融外也没其它好方法,就不去了。那时的想法是:我的房颤发作次数不多,不算太难受,对体力影响也不大。射频消融手术毕竟有风险,能不做就不做吧。加之,我还抱有侥幸心理,总想着不定什么时候房颤自己就好了。
我的房颤有一个特点:绝大多数发生在晚间(晚10点至晨5点)。往往是一觉醒来发现房颤犯了。《中国医刊》年第44卷第9期上有一篇李晓枫,方丕华撰写的论文《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研究进展》,文中说:“阵发性房颤分为迷走神经介导型和交感神经介导型房颤。迷走神经介导型阵发性房颤以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为诱因。临床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4:1),首发年龄多在30~59岁,几乎只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即孤立性房颤(一般指年龄60岁无心肺疾患的房颤患者,发生率约占所有房颤的12%,预后较好)。
其发作特点为:以夜间为主,亦见于休息时、就餐后或饮酒后,很少或从不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兴奋时;常在凌晨或清晨终止;几乎所有病人都随病程进展而发作趋向频繁,反复发作持续多年,但没有或很少变为持续性房颤。心电图特点:发作前心电图见窦性心率减慢或窦性心动过缓,但当窦性心动过缓达到一定临界程度时才发生房颤,多数病例的临界心率在60次/分以下;发作前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常可出现房早或房早二联律,发作时心电图常混合存在心房扑动”。我的房颤具有文中所述的多项临床特点,因此,我觉得我的房颤应该属于迷走神经介导型房颤。
二、房颤发展期(─)
从年11月起,我的房颤发作频度开始增高,从一两个月发作一次逐渐缩短为一个月、半个月发作一次,有时甚至不到十天就发作一次,而且持续时间增长,一般要四至六个小时才能复律。为此,我决定改变过去不犯病不服药的做法,改为每晚睡前服三片心律平(一天只服这一次)。养成习惯后,从来没有漏服过。一直到年10月,8年里居然一次房颤都没发生过,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心律平能预防迷走神经介导型房颤呢?我给自己的解释是:虽然心律平不能中止房颤,但心律平对早搏有明确的抑止作用。迷走神经介导型房颤发作之前往往频发早搏,如果能抑止早搏,就等于解除了房颤的诱因,从而防止房颤发作。当然,对于其它类型的房颤,心律平能否起到预防作用,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年起,我发觉体位性早搏开始增多。所谓体位性早搏是指:坐着、站着心律正常,躺下就会出现早搏;有时左侧卧没事,平卧或右侧卧就出现早搏。这种现象以前也有,但比较少,后来逐渐多起来。严重的时候连午觉都睡不成,一躺下就出现早搏,只好起身不睡了。为了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年4月,我做了心脏层极速CT检查,结果显示冠脉无中、重度狭窄,排除了冠心病。此外,还做了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和动态心电图,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体位性早搏增多是个不好的苗头,预示病情将趋于严重。
年10月,病情果然有了变化,8年未犯的房颤复发了,而且是在白天(下午四、五点)。第二个变化是出现了房扑。以前的房颤,复律十分突然,没有任何前兆,不经意间就复律了。而现在的房颤,紊乱的心律在复律前会先变成快速整齐的心律(心率>次/分),持续一段时间后再转为正常心律。由于没有经验,我曾把这种快而齐的心律误认为是心动过速,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房扑。为了应对白天出现的房颤,我把每天晚上吃三片心律平改为下午和晚上各服两片,但效果不好。不仅下午的早搏和房颤未能控制住,反而引起晚上房颤发作。于是,我加大剂量,改为每天下午和晚上各服3片心律平,但效果仍不理想。这意味着常规剂量的心律平已无法预防房颤发作。如果继续增加剂量,即便有效,也非长久之计。因为剂量过大必将有损肝、肾,长期服用后果难以预料。在药物不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我开始有了要做射频消融手术的想法。
三、射频消融治疗期(.2─5)
年2月4日晚9点半,早博频发,10点转为房颤,不久转为房扑。以前房颤转为房扑后很快就能复律,但这次不同,一直到第二天早晨还不见好,我终于下定决心要住院治疗。医院做了心电图,心率次/分,然后携心医院住院。下午2点半准备拍胸片,突然心跳正常了。本次房颤/房扑历时近18小时,时间之长、心率之高前所未见。这说明我的房颤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如再不治疗,势必由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房颤。到那时,心房组织发生改变,治疗难度将大为增加。所以,对我来说,接受射频消融手术已刻不容缓。
为了充分暴露病情,我从5日入院那天起就不再服用心律平。6日晚一度早博频发,险些引发房颤。7日是除夕,上午10点我挂上Holter回家。晚上看春晚,半夜12点后才睡。8日凌晨4点10分,房颤发作。6医院,下车时感觉心跳正常了。我一共做过三次动态心电图,前两次都没有抓到房颤。这次能完整记录到房颤发作、复律的全过程,实属不易。结果显示:24小时内发生室性早博数十次,房性早博三百余次,房速23阵,房颤1次,持续2小时20分。9日到15日住院期间,半夜里还发生过一次房颤,历时4个半小时。从4日到15日,共发生三次房颤,平均4天1次。由于停服了心律平,所以房顫发作频度显著加大。
射频消融手术前,需要做常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目的是检查左心房内有无血栓。此项检查要往食管里插入超声探头,虽然用了麻药,但强烈的恶心(呕吐)感还是使我难以忍受,遂改做心脏层极速CT,为此多花了不少钱。
2月16日,我做了射频消融手术。从上午9点半进手术室算起,手术进行了近4个小时(通常只需3小时左右)。术前准备工作不太顺利,原计划要在左、右两侧股静脉里分别插入1根和2根导管,可能是因为我的血管比较特殊,左侧静脉切口怎么也做不好,于是改从左锁骨下做,谁知此处也不好做,干脆就不做了(省了一根导管)。做右侧静脉切口也费了不少劲,术后医生告诉我,这是他从医以来遇到的第二例这么难做的静脉切口。两根导管从右侧静脉切口插入,一路向上进入右心房,再穿过房间隔进入左心房。插管过程很快,没什么感觉。接下来的射频消融过程比较顺利,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可以听到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吱吱声,能感到烧灼的痛感。痛感强烈时我就哼两声,医生听到后就会暂停操作。消融手术结束后,右侧静脉切口用沙袋压迫止血,要求右腿8小时内不能动,8至12小时不能下床。有网友说“手术本身不难受,不让动才难受”,总结得确实精辟。不仅术后8小时腿不能动,在手术台上的4个小时身体也是不能动的。医生交待,如果要小便,只管尿,手术台上垫着尿不湿呢。实际上,对于老年男姓患者来说,平躺在手术台上,就是想尿也未必尿得出来。
术后躺在病床上数脉,发觉心率每分钟84次左右,明显比术前每分钟70次快不少。医生说这是正常现象,大多数人3至6个月后心率会恢复正常。
手术是否成功要三个月后才能知道。网上有资料说:三个月内心脏处于不稳定期(水肿期),仍需服用抗心律失常和抗凝药物。三个月后不再使用治疗房颤的药物而无房颤、房扑、房速发作,视为手术成功;如仍有房颤、房扑、房速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或术前无效的药物术后有效,则视为手术有效。消融术后3个月内发生的房颤、房扑、房速,如持续时间≥30秒视为早期复发,约60%的早期复发会自行消失。3个月后发生的房颤、房扑、房速,如持续时间≥30秒,为晚期复发。若3个月后房颤仍反复发作,可以考虑再次手术。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三个月的恢复期。术后3天一切正常,第四天(20号)出院。出院第4天午休时觉得心跳快,心率次/分,历时1个半小时,由此揭开了房颤、房扑频繁发作的序幕。2月27日晨6时50分发生房颤,后转为房扑,历时25小时;3月5日晨5时25分发生房扑,历时2小时;6日晚23点10分发生房扑,历时15小时;9日晨和中午发生两次房扑,分别历时40分和8个半小时;10日中午和晚上发生两次房扑,分别历时15分和两个半小时;12日凌晨,房扑历时两个半小时。晚上11点半,厄运降临,长达14天的房扑开始了。在此期间,心率大多在─次/分,服心律平能使心率降至次/分左右。我还试服过1/4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降心率作用很显著,但血压也随之下降,感觉并不舒服,就没再服用。长时间的房扑使我对手术效果几近绝望。3月21日(连续房扑第9天),医院寻求帮助。医生除去建议电复律或二次手术外也无其它良策。我觉得电复律只能起到暂时复律的作用,并不能维持正常心律。至于二次手术,我连想都不敢想。一次手术就使人苦不堪言,二次手术我是绝对不做的。万般无奈,我只能耐心等待转机出现。3月26日中午11点55分,我靠在床上看报纸,突觉原来快而齐的心跳开始不齐了。很快心率由次/分升至次/分。起身后情况无好转,脉博以─次/分的快脉为主,间或有几个重脉混入。12点半和衣躺下,听天由命,只管睡觉。13点30分醒来,发觉脉已变慢、变齐,躺着测95次/分,站起测次/分。此后几天心率逐渐减慢,大多数时候在90次/分以下。始发于今年2月4日的房颤和房扑终于结束了。那时的我,简直就有绝地重生的感觉。
虽然房扑没有了,但早搏还是经常发生,而频繁的早搏就是房颤发作的先兆。3月28日下午唱歌期间(集体活动),早搏较多,晚21点10分房颤发作,历时1小时20分。3月30日下午16点15分唱歌接近结束时发生房颤,历时50分。这两次房颤均有明确诱因,那就是唱歌引起的劳累。为此,我暂停了每周两次的唱歌活动。
在房颤、房扑频繁发作期间,我开始考虑万一手术不成功怎么办?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北京行善堂中医诊所有关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简称生物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介绍,立刻产生了兴趣。从道理上讲,通过改善心脏交感神经节微环境,影响心脏神经信号传递,从而治疗各种心律不齐病症是说得通的。我的房颤属于迷走神经介导型房颤,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相互拮抗、制约,如果二者失衡,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所以,心脏交感神经节生物阻滞术应该能治疗我这种类型的房颤。为了防止上当受骗,我首先登录了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卫计委)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