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焰(中国医学科医院)
提到心律失常,首先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心脏。心跳对维持人的生命至关重要,假设心脏停止跳动,大脑里面所储存的能量只能维持大脑存活不超过六分钟。六分钟后即使病人被抢救过来了,也会遗留比较严重的脑损伤,甚至是植物人状态。从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来看,一般人都知道心跳跟生命之间的关联,一旦没有了心跳那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如图1,我们的心脏基本上可以当成一个两层的小楼,上面两间屋,下面两间屋。上面两间屋分别是右心房和左心房,下面两间屋分别是右心室和左心室,它们四个配合起来一起在工作,给全身送血。也就是说,血液到了全身,使用完了以后,把废物、二氧化碳等带回来,通过静脉回到右心房然后右心室,最后进入肺里面。例如进行氧合,切掉了氧气以后血液变成鲜红色,回到左心房再到左心室。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射向全身供给养分、供血,然后周而复始。
那么心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心跳?那是因为心脏上面有一个生物电信号的发生和传导系统。如果把心脏比作水泵的话,这个泵要能够转动工作的话一定要给它供电。心脏上面天然带了一个电动系统,我们叫做心脏的传导系统(图2)。如果我们把心脏比喻成两层楼的房子,这个电信号的发生部位就在右心房的外面角落上,有一个叫窦房结的组织,这个窦房结像萤火虫一样就会发放出电冲动。这是很弱小的组织,会发出很微弱的电流。但这个电流可以通过心脏内部很像电线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传导系统--往下传。从心房传到心房和心室交界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个汇合点叫做房室结。这里就像一个总闸门,从房室结再分出两支,一支往左心室,一支往右心室再传下去。这样就能让心脏有顺序的心房先收缩,把血液射入心室之后心室再收缩,把血液射出去。
图1心脏结构
图2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
如果我们学过中学生理课,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我们只要给青蛙腿的神经一个电刺激,青蛙的肌肉就会收缩一下。心脏的收缩跟这个是类似的道理,所以正常的心跳是由窦房结组织发出的一个电冲动来指挥它有顺序、有规律地跳动。做心电图时,医生如果告诉你这是一个窦性心率,那就说明是个正常的心率,有些患者经常拿着心电图说我都是窦性心率了,好像是很严重了,但实际正常的心跳就应该是窦性的,当然窦性不一定都正常,例如窦性心动过速,或者窦性心动过缓,这就属于异常了,当然这个异常也不一定就一定要治疗,例如运动员,长期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训练会让心脏跳动偏慢,但对他而言属于正常。为什么我们的心跳会保持一定的波动呢?是因为它受到自主神经的控制,自主神经有有令心跳快或慢的不同成分。重体力劳动导致心肺系统的自主精神的张力较高,心跳就会偏慢一些。所以,有些运动员的心跳只有50几次,甚至40多次/分,严格的讲属于心动过缓,但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病态。同样,心动过速,正常人如果带一个24小时的心电记录仪(即动态心电图),可以看到半夜睡着后,心跳都会偏慢,慢到40多下,这都是正常状态,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此都不是很了解,看到有病人做过动态心电图夜间心跳慢到40次左右时,就告诉患者有心动过缓,甚至建议起搏器,但实际上应该是正常的。
同样,在白天,病人一旦起床了,开始梳洗、活动,心跳也必须超过次,如果达不到次/分,尤其是健康成年人,那也是不正常的,而且往往应该是到了、下,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介绍,对心跳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有一个基本大概的了解。
总的来讲,我们可以把心律失常分为两大类:1)快速性心律失常,即心跳偏快;2)缓慢性心律失常,即心跳较慢。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心房、心室,也可以心房心室都参与;缓慢性失常可以发生在整个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因此就有相应不同的表现和处理对策。例如,如果是个窦房结出现一些功能障碍,导致心动过缓,那就叫做窦性心动过缓。无论哪种心动过缓,目前我们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安装起搏器,它相当于一个带电池的超微型电脑,一般将它埋在胸脯下面,心房心室各放一个电极,它就可以不断的检测心脏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哪一次心跳该信号该发生但却没有发生,那么它就会人工的给个信号,让心脏维持在比较平稳的正常跳动状态。
快速性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等多种类型,也有房和室之间都参与的室上速,包括房早、室早、房速、房扑、房颤、室上速、室速、室颤等。其中室速、室颤相对而言最严重,可能导致患者猝死。对于发作过室颤而又无法有效去除病灶的患者,我们可以植入除颤器,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室颤并进行电击以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挽救生命。绝大多数的快速心律失常可以通过微创的导管消融技术得到治愈。一般会通过大腿、颈部、胸部穿刺到血管内,再将精密的治疗设备送入心脏进行标测、治疗。目前对于室上速、房扑、房速、特发性室速等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一般都超过95%。房颤、室颤的消融目前仍然比较有挑战性,但成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