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国郑州,焦点汇聚在河南医院门口的一块新牌匾上——北京心脏联盟·郑州颐和心脏中心。无论心脏联盟、医院,心血管乃至医疗界同仁,还有了解消息的当地民众,都对这一时刻期待已久。
这意味着,医院将与中国顶级的心血管专业平台结盟,走上国际水准的心血管学科建设发展;而心脏联盟的第一个线下实体心脏中心“旗舰店”将正式开诊,用心脏联盟专家们多年的积累和心血回归医疗、回馈社会。
求真: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决定
作为心脏联盟的创立和发起专家,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心中早有一个“没有医院”梦想。“中国的患者,看病时有问题不敢多问,因为后面的病人已经挤到医生办公桌边了;中国的医生,每天忙到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回家累得话都不愿说……拿什么改变?”心脏联盟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新型的专家协作团体和专科服务平台,其目标是探索新型医疗模式、挖掘新兴技术手段,一方面提高医生的诊疗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公众的健康素养,最终推动心血管行业的服务和改进,改变就诊格局,改善医疗效益。
在成立近4年的时间里,心脏联盟在心血管专科培训、学术交流、学科扶助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心在线网站、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等学术平台受到国内同行认可和欢迎。此次心脏中心的成立,不仅将房颤和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疑难复杂冠心病介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等前沿技术带到医院,也是心脏联盟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在揭幕仪式上,马长生教授表态,如今,我们有一流的诊疗水平、有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有打破壁垒的热情和决心,我们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务实:
寻找公平、靠谱的疾病解决方案
“打破地域限制、医院之间的隔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只是梦想,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圆梦的机会。”这是医院院长赵志刚教授的肺腑之言。作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医院,医院凭借精湛的技术、优化的管理、人性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收获患者信任,已成为郑州这座中医院“王牌”。
未来的颐和如何发展?赵志刚院长进行了谨慎的思索。之所以选择心脏联盟,并不仅仅是心脏联盟有多少位“大牌专家”,而是心脏联盟代表了整个中国心血管领域的行业协作和资源共享,这样的背景支撑和学科水平,可以带动医疗资源的重组、就医格局的改变,最终让患者免去无效、重复的求医奔波,在第一时间得到公平、有效、可靠的医疗服务。
国际知名高血压学者、医院高血压科主任王继光教授作为心脏联盟专家代表也来到揭幕仪式现场。他说,面对高血压患者如此庞大的人群,自己经常思考,医生到底有没有能力管好国人的血压?关键不是技术、费用等客观因素,而是有没有医生群体系统去做的主观动力。从线上远程服务到线下心脏中心,这是心脏联盟全体专家和合作伙伴共同的平台,也是一起贡献和努力的目标。
突破:
体制内的信任,体制外的执行力
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医院医院院长董建增教授在心血管学科建设和管理方面有着多年的经验。作为心脏联盟的联合发起专家,他强调,心脏联盟的线下心脏中心并不是“单打独斗”,心脏联盟将为所有合作机构提供全面的、规范的、与国际同步的学科支持和技能培训,保证大量的患者可以在当地医疗机构得到“心脏联盟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千里求医的窘境或许很快就能扭转。
心脏联盟特约会诊手术专家、首都医科医院郭炜华教授则引用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话:医疗改革有三股活水,民营资本的投入、医生多点执业和互联网+。这三股活水都已注入心脏联盟。未来,“专业人的干专业的事”,在心脏联盟·郑州颐和及其他心脏中心,将借鉴现代的、医院管理模式,“医疗团队”、“管理班子”和“服务机构”独立运作、互为补充、紧密配合,将体制内的医患信任和体制外的执行力融合起来,不断磨合改善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患患关系,打造服务更人性、收费更合理、技术更先进、民众更喜欢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聚力:
心脏联盟蓄势待发,期待共赢
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玮代表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北京心脏联盟·郑州颐和心脏中心的成立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他表示,此次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和契机,将有效推动河南省心血管学科建设向高度、精度、深度发展,缓解河南患者北上就医看病的民生难题。希望医院也乘势而上,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学科影响力。
作为心脏联盟的执行总负责人,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杨延宗教授承诺,心脏联盟将坚持“学院+医院”的发展方向,通过学术巡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远程医疗等多种方式,连接心医院,全面促进心血管学科发展。今年,“心动计划”、“长城心脏病学新进展百城巡讲”、“英才计划”等多个落地活动已经走过河北、山西、云南等地;多功能数字化诊疗平台——“医+远程平台”已在大连、西安等区域试行推广,不断帮助周边多个县市解决心血管危急重症。今天,心脏联盟已经联结起了一个迅速响应、互助共赢的学科协作网络,并且不断交织牢固。
心脏联盟副秘书长余刚呼吁,我们可以说是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感谢心脏联盟的专家团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先行。我们也希望承载更多使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牵手中国好专家、打造中国好平台、医院,成就中国好心脏!
马长生 心脏联盟创立和发起专家,心脏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完成国内首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创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事业,并推动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赵志刚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河南省卫生厅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神经并发症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学会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及肾上腺功能性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综合管理。
王继光 心脏联盟联合发起专家。上海交通大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国际高血压学会执行委员/理事,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研究会、脑卒中研究理事会理事(FAHA),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专职从事高血压以及相关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董建增 心脏联盟联合发起专家。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同时担任医院医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常委。多年来聚焦于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目前一部分临床和科研工作重点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管理。
杨延宗 心脏联盟联合发起专家,心脏联盟常务副主席、执行总负责人。大连医院心血管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内科心脏病的综合诊治,特别是导管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在国内率先提出“肌袖性心律失常”理论。
郭炜华 心脏联盟创立和发起专家。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完成国内首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创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事业,并推动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心脏联盟概况
心脏联盟医疗集团(简称“心脏联盟”,前身为心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心脏联盟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我国多位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创立,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心血管医疗与科研联合体,也是一家集远程医疗、实体医疗、教学科研、疾病管理、学术交流多位一体,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为重点的全方位专科医疗服务机构。
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和发展,心脏联盟总结了“1+2+3”的发展战略:1是坚守发起专家博施于民、济世情怀的赤子之心;2是坚持“学院”+“医院”为主的业务方向;3是坚定负责任、全方位、专业化的工作目标,包括对患者、医院/科室。
目前,心脏联盟已签约国内心血管专家超过位,包括马长生、吴永健、王继光、董建增、聂绍平、张健、杨延宗等国内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余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的中青年手术会诊专家余名;签约专家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68个主要城市;组成了心血管及相关领域的28个亚专科会诊中心;已医院42家,医院家。
心脏联盟使命
心脏联盟秉承“创新服务、公益先行”的理念,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和康复为重点,立足医疗技术优势、挖掘互联网新兴手段,不断探索新型医疗模式;力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改善医疗执业环境,全方位发展我国的心血管学科;医院心血管学科的医疗与服务能力,造福患者,打造顶尖、互联、专业、权威的心脏病学平台。
对医院而言,心脏联盟不同于单纯的自上而下单向帮扶,而是针对当地某一特定领域的学科短板,通过线上远程会诊、线下学术支持等多种方式,构建以病区/科室为单位的“科联体”,带动医院诊疗能力的提升,导入患者、树立权威,打造区域学科中心,服务更多患者,推动国家分级诊疗。
对医生而言,心脏联盟着眼于加强基层医生心血管临床诊疗能力提升和介入手术等操作技能培养,发起“英才计划”等公益医师培养项目,挖掘有能力、有志愿、有梦想的年轻医生,“一对一”培养其成为能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扩大心血管专业人才后备军。同时,借助心脏联盟旗下的心脏中心等线下医疗机构,为更多有理想的医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拓宽执业前景,实现行医自我价值。
心脏联盟支持
l学术巡讲
邀请和组织心脏联盟签约专家、国内知名专家、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手术示教、科普讲座等,目前已启动房颤规范化诊疗宣教“心动计划”、绿色电生理理念及技术推广“绿电行动”、长城会新进展巡讲“百城千县行”等多个活动。
l学科建设
医院、医院等国内领先的心血管中心为范本,医院的现状、目标与需求,协助建立房颤门诊、电生理导管室,开设房颤中心、冠脉中心等,并提供配套的术者支持、专家咨询、患者导入等服务,共享心脏联盟会诊中心/医院品牌。
l人才培养
管理执行中国心脏学会“英才计划”,并与国家卫计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基地合作,选拔有潜力的中青年医生,进行“一对一”的技能指导和专科培训,帮助其成长为特定领域(如房颤导管消融、冠脉旋磨术)的独立术者和业务骨干。
l远程指导
通过心脏联盟自主研发的医+远程平台,搭建以科室/病区为单元的远程会诊网络,结成“科联体”、打造心血管专业交流“科友圈”及直播平台。医院搭建导管室远程手术指导平台,在介入手术中由心脏联盟签约专家提供实时手术指导。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