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临床表现 >> 正文 >> 正文

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从循证到实践心动学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8-1-24
年10月29日,由勃林格公司主办的“全呈非凡,心动中国——心动学院海外教授中国巡讲”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科学中心的全球知名电生理专家格雷戈里?立普(GregoryYHLip)教授来到中国,分享了房颤卒中抗凝领域的新进展,并讨论了最新抗凝药物临床应用价值等相关话题。Lip教授还在现场接受媒体专访,解答了房颤卒中抗凝领域的热点问题。

■报告精萃

亚洲及中国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Lip教授指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显著升高,而抗凝治疗则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基石药物。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落后于欧美国家。一项研究分析了欧洲、北美、中国以及国际研究中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OAC)使用和卒中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图1)显示,中国房颤患者OAC使用率明显低于北美和欧洲房颤患者,而中国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则高于西方国家。

OAC为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有效措施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药物选择,Lip教授强调了OAC相较抗血小板治疗的益处。年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阿司匹林较对照组使卒中和死亡相对危险分别降低22%和14%,而OAC与对照组相比的卒中和死亡相对危险降低达64%和26%(AmInternMed,:)。Lip教授在年发表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对于伴有一项CHA2DS2-VASc评分中额外危险因素(除外性别)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无论是较无治疗还是较阿司匹林均有显著的临床净获益(JAmCollCardiol,66:)。因此,在当前的指南中,阿司匹林的作用正被最小化。

此外,对于房颤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抗凝治疗,Lip教授还基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强烈推荐临床实践转向更







































白殿风病
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2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