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萃
亚洲及中国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Lip教授指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显著升高,而抗凝治疗则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基石药物。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落后于欧美国家。一项研究分析了欧洲、北美、中国以及国际研究中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OAC)使用和卒中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图1)显示,中国房颤患者OAC使用率明显低于北美和欧洲房颤患者,而中国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则高于西方国家。
OAC为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有效措施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药物选择,Lip教授强调了OAC相较抗血小板治疗的益处。年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阿司匹林较对照组使卒中和死亡相对危险分别降低22%和14%,而OAC与对照组相比的卒中和死亡相对危险降低达64%和26%(AmInternMed,:)。Lip教授在年发表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对于伴有一项CHA2DS2-VASc评分中额外危险因素(除外性别)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无论是较无治疗还是较阿司匹林均有显著的临床净获益(JAmCollCardiol,66:)。因此,在当前的指南中,阿司匹林的作用正被最小化。
此外,对于房颤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抗凝治疗,Lip教授还基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强烈推荐临床实践转向更白殿风病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