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梅斯医学
传统的射频消融方法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进行肺静脉隔离,而冷冻球囊消融术则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与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但其与射频消融相比安全性、有效性等尚无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
这项研究也被称为冰与火的研究。
冰与火的较量,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图1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
ACC上公布的关于两者比较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FIREandICE试验给出了答案。该研究结果同期在线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FIREandICE试验随机入选8个欧洲国家的名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18-75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并随机分配到导管射频消融组(CARTO三维电解剖测系统指导,n=)和冰冻球囊消融组(ArcticFront,n=)接受肺静脉隔离消融。
图2FIREandICE实验设计
平均随访时间为1.5年,评估射频消融与冷冻球囊消融的预后差异。研究主要首要终点为术后3个月空白期后首次记录的临床失败的事件,包括房颤复发、术后的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术后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二次消融,主要安全性终点为包括全因死亡、卒中/短暂性脑缺血、由于介入治疗导致的其它心律失常以及手术相关的其它严重事件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在有效性上冷冻消融不劣终于射频消融,即达到了非劣效性点(P<0.),安全性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24)。射频消融有腹股沟部位并发症,冷冻球囊消融术中隔神经损伤几率增加了2.7倍。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缩短了手术时间(20min)和左心房停留时间,但是使用X线时间却多了5min。这表明,使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实现肺静脉隔离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劣于射频消融。
主要研究者德国Karl-HeinzKuck表示试验结果会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导管消融治疗;与相对复杂的射频消融相比,冰冻球囊消融显得更加简单、设备更容易操作。尽管该研究规模比较小,但它可能会影响指南。
10月份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发表进一步随访结果发现,冰冻球囊消融组需要重复消融的更少,直接复律更多,全因再住院率,以及心血管原因再住院都更少(EurHeartJ.Oct7;37(38):-.)。
相关文献:
KalmanJM,SandersP.Atrialfibrillation:FIREorICE?Cryoablationnotinferior,notsuperior.NatRevCardiol.Sep14;13(10):-4
KuckKH,FürnkranzA,ChunKR,etal.Cryoballoonorradiofrequencyablationforsymptomatic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reintervention,rehospitalization,andquality-of-lifeout北京最正规看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专科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