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阿联酋迪拜酋长长子拉希德迪拜突发心脏病病逝,年仅34岁,而就在此前一周,NBA超级巨星摩西·-马龙,因在睡梦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
据世界心脏联盟预计,年前,在全世界范围内,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3人就有1人将罹患心血管疾病。我们不禁要问,心脏,你这是肿么了?!
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世界心脏日”,快来给你的心脏做个“体检”吧。
由于现代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心脏病发作的人群呈现年轻化。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心脏病正向年轻化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心脏病患者最低年龄是30多岁,80年代为20多岁,年,心脏病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年最小年龄仅为16岁。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过去4年里,有越来越多年龄介于21到45岁的年轻人患上心脏病,而当中有90%是男性。看来男人承担的压力真是杠杠的大啊!
一,“心跳加速、心跳如鼓”可能是房颤!
当形容一个人紧张兴奋时,人们常会使用“心跳加速、心跳如鼓“之类的词语,但在现实中,如果一个人突然出现心跳加速,节律紊乱,并伴有胸闷等不适感受时,那可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发生了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现已成为“高大上”的疾病。
何谓高大上?“高”是指患病率高,我国现患人数达万以上,全球房颤患病人数万,到年将增加2倍;“大”是指危害大,房颤不仅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增加脑卒中和死亡风险,还会使心衰风险增加;“上”是指患病人数有快速上升的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中,将近1/4的人在一生中会发生房颤,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概率还会不断增加。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血栓形成和栓塞。房颤时,心房机械收缩功能丧失,血液淤滞而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可引起脑梗死或体循环栓塞而致残、致死。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倍,并且房颤相关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很高。
房颤的发病除了和年龄增长有关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缺乏运动、肥胖、不健康的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等都是房颤发生的基础。当出现心悸、气短、头晕、黑曚等疑似房颤的症状,摸脉搏“时快时慢”、“没有规律”或“有时摸得到,有时摸不到”等异常情况时,要引起重视,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及时就诊。
二,10个威胁心脏健康的坏习惯
1、清晨一骨碌爬起床
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勐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尤其是对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人来说,早晨突然起床的话很会引起意外的,因此,早上醒来睁开眼睛之后不要急着起来,先躺着活动下四肢和头部,等过几分钟之后再起来。
2、雾天长时间户外锻炼
雾天,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雾天,老年人最好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挑选其他合适的时间进行。万一要出门,可以选择戴口罩,但也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3、久看电视喝浓茶
泡杯浓茶,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是不少老人的生活状态。哪怕是身体健康的人,长时间看电视也可能会有致命后果。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那些每天看电视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为28%。如果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很大的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负担。老年人每天看电视要控制在1—2小时之间,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以免刺激心脏。
4、棋牌室里抽烟
烟雾中含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几千种有毒物质,是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进而猝死的危险因素。专家强调,打牌的人常常烟不离手,再加上多数棋牌室空间狭窄,通风不好。尤其是年龄大、血压高、身体衰弱的中老年人,一旦身处其中过久,导致生病甚至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5、过度疲劳后桑拿
身体感觉到极度疲劳时蒸个桑拿,是不少中老年男性热衷的休闲方式。实际上,桑拿房里过高的温度会使人体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着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人如果在疲劳的时候大量的喝酒再去蒸桑拿的话是非常危险的。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最好不要蒸桑拿,万一出现恶心、心慌等一些不良反应的话,就要立刻停止。
6、酒后喝咖啡
饮酒后喝一杯咖啡来醒酒,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酒后再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因此,饮用38度以上白酒超过50毫升的人,酒后不要喝咖啡,喝了少量酒的人,喝咖啡最好不超过一杯(毫升)。在饮用白酒30—60分钟、葡萄酒1—3小时之内,不要喝咖啡。
7、食肉过多且不吃水果
牛肉、猪肉、羊肉等肉类脂肪含量高,会增加心脏疾病和血管动脉硬化的风险。专家建议,每一餐中的肉类含量不能超过10%。此外,老年病医生也指出,肉类食品容易使人变老,因为其色素会加快人体机能的氧化过程。专家同时指出,每天吃30%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可降低20%患心脏疾病的风险,因为它们除了富含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和K外,还含有大量“清理”血管的纤维和果胶。
8、愤怒时暴饮暴食
易怒对心脏健康的威胁很大。人在愤怒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增加让血管收缩的激素,让血压升高,从而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美国心脏学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过度进食一小时内,心脏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大10倍。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来说,更加危险。
9、蹲便后猛起身
研究显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专家表示,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由于改变体位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此时站起来应该缓慢。
10、运动后洗冷水澡
锻炼到大汗淋漓后,淋上一个冷水澡,会觉得身体特别舒坦。但此时,也是心脏最脆弱的时候。锻炼后,体表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如果突然遇到冷水的刺激,会使全身血管急速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和肺的负担,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舒服的感觉,心脏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很容易诱发心脏病。所以,在运动出汗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特别是老年人,更不要轻易尝试冬泳等锻炼方法。
转自健康加油站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