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的临床症状 >> 正文 >> 正文

家族史出身不好一定更容易得房颤吗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1-21

背景介绍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房颤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心衰、肥胖等。也有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生与基因相关。但房颤家族史是否与之相关却鲜有报道。最近,一项临床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房颤家族史与房颤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及疾病结局相关的临床数据,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mHeartJ》杂志上,值得我们学习借签。

该研究根据患者一级亲属中有无房颤患者,将入选人群分为有房颤家族史和无房颤家族史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特征,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房颤进展情况、全因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的差异。

研究共入选了名房颤患者,其中名(14.8%)患者有房颤家族史。与无房颤家族史组的患者相比,有房颤家族史组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提早5年(平均年龄:65岁vs70岁,P<0.01),并发症较少,但相关症状较明显。两组房颤患者中,房颤的疾病进展(校正[HR]0.98,95%,CI0.85-1.14)、卒中发生率、非中枢神经系统血栓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校正[HR]0.95,95%,CI0.67-1.34)、全因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校正[HR]1.05,95%,CI0.86-1.27)均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与无房颤家族史的患者相比,有房颤家族史的房颤患者发病年龄更早,并发症较少,但相关症状较明显。而房颤发生后,患者的房颤病程进展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其房颤家族史并无显著相关性。

图1研究群体的选择。表1整体研究人群与匹配队列(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基线资料。

图2症状负荷。整体研究人群与匹配队列中有家族史和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其EHRA评分的比较。表2整体研究人群与匹配队列中到房颤程度与治疗方案的比较。表3整体研究人群中,房颤家族史与房颤病程进展、卒中发生率、非中枢性栓塞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全因住院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AmHeartJ;:28-35

编译:高昉、方任远、何斌

书心剑律|心律最前沿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1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