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果你吃过吗?初食苦涩,过后回甘无穷,一粒入嘴,满腔生津,润肺化痰。
记得有一次受朋友邀请,去泉州一乡下的村子拜访一位朋友。我们叫他老李,他早早就在镇上等我们了,在回村的路上,他打开一袋子绿色果子,比算盘子略大,青绿色,让我拿一个吃,并给了一个诡异的笑容。拿了一个就没敢往嘴里放。但见他吃得开心,好像满嘴口水,稀里哗啦,有些好奇。最后忍不住一尝,那酸涩啊真不是滋味,但唯一获得的安慰就是,“吃过之后会有回甘”。
闽南和潮汕地区的人特别喜欢回甘,比如冬天吃青橄榄,那也是苦、酸、涩具全,配工夫茶,也是讲究回甘。我含一个在嘴里,吃过后,过了一会就感觉到有回甘的味道,从此,也让我记住了它的名,叫“油甘子”。在植物志上叫余甘子,李时珍说它“其味初食苦涩,良久更甘,故曰余甘”。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为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所结的果实,状如青橄榄,但略小,其昧酸涩。余甘子主产于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山区,野生余甘子多分布滇缅一带。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可食用,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有治咳嗽、喉痛等功效。初食味酸涩,良久乃回甘无穷,故名“余甘子”。
余甘子,它不是药品,更不是抗生素,只是简简单单的山中野果,但在《中国药典》中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等功效,单独或配伍使用主要用于咽喉肿疼、口感烦躁、痰多咳嗽及有关疾病。冬春换季,若是由天气原因引起的喉咙干痒或不舒服,一粒入嘴,满腔生津。
除此之外,余甘子的开发产品有很多,比如余甘子果汁,余甘子蜜饯,甘子酒等等,余甘子酒,主要就是用新鲜的余甘子作为主要原料,利用余甘子本身的糖分经天然发酵而成。常喝余甘子酒还可以起到降脂减肥的功效,这对想要减肥瘦身的朋友来说非常的友好。
在北方人的记忆里,糖葫芦大多都是以山楂作为原料,而在南方,在福建、广东等地,也有用余甘子制作成糖葫芦的做法。无论是北方的山楂糖葫芦,还是南方的余甘子糖葫芦,能吸引孩童的“秘籍”,无外乎在于甜的诱惑。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余甘子就是糖葫芦。
余甘子春日开花,夏季成熟。好像用成熟这个词给它不是很恰当,如此酸涩,哪里好意思用成熟这个词,但它德性就是如此,也是拿它没办法,爱先苦后甜的人可以一试,因为先苦后甜一直都是鼓励人活下去的鸡汤信条,要是能一直甜该多好。但是,一直甜也就不知道甜为何物了。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zz/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