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首例
房颤一站式手术
一台手术完成两种术式
不仅搞定了房颤还能预防心源性卒中
房颤是心脏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个病种,中国至少有万以上的房颤病人,目前我国对于房颤的治疗理念是节律控制,心率控制,以及脑卒中的预防。近日,我院心内科袁杰副主任带领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联合李述峰副主任带领的电生理团队,在全麻下通过股静脉穿刺同一手术路径,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和左心耳封堵术两项手术,成功为77岁的刘奶奶进行了房颤“一站式”介入手术,使刘奶奶这颗“躁动”了20余年的心终于恢复了正常跳动速度,同时还有效的预防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我院房颤“一站式”手术团队(右2袁杰教授、
右3李述峰教授)
房颤
一站式
一“消”一“堵”
同时解决节律控制及脑梗死预防问题
病例详情
今年77岁的刘奶奶,在20年前就出现了心悸、胸闷的症状,但由于难受几分钟症状就自己缓解了,所以刘奶奶一直没当回事。半个月前,病情突然加重,心口“砰砰”跳得厉害,刘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我院心内科。经过详细检查,确诊是房颤,此外还检查出刘奶奶有脑梗。
对于刘奶奶病情,
听听医生怎么说~
“脑梗的发生是由于房颤引起的。”袁杰教授向刘奶奶家属详细解释道,左心耳是人体的左心房里一个类似耳朵样的小囊,当房颤发作时,左心房失去有效搏动,左心耳内血流会变得异常缓慢,从而容易淤滞而形成血栓或血块,这些血块进入大脑血管后就会引发卒中的发生,轻则致残,重则会失去生命。
明白了房颤与血栓的关系后,家属找到了袁杰教授想求得一个“一劳永逸”的根治之法。于是,袁杰教授带领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与李述峰教授带领的电生理团队,经过反复的讨论与研究,最终两个团队决定联合为刘奶奶进行房颤“一站式”介入手术。
术中,全麻下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李述峰教授通过鞘管将一根细长的消融导管送到准确位置,肺静脉完全隔离后,刘奶奶的心跳速度恢复正常;然后,袁杰教授通过同一根鞘管,将封堵伞送到左心耳并撑开,如一把“保护伞”为制造血栓的“小房间”安上了一道门,彻底阻隔了栓子的形成和流动,从而预防了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房颤“一站式”治疗
帮助患者摆脱药物治疗
“李述峰教授介绍,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即节律控制,从理论上来说是治疗的最佳获益手段。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在射频消融术中获益,因此对于脑梗死高风险,以及小部分射频治疗无效的患者,就要考虑脑梗死的预防。目前现有的预防心源性卒中的措施主要包括了长期的抗凝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如经皮介入左心耳封堵术,外科的左心耳结扎或切除术。
”为了让房颤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综合的治疗,我院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房颤“一站式”介入手术治疗,对于房颤存在卒中高风险患者,即使进行了消融治疗也不能终止抗凝药物,这类病人可以考虑接受“一站式”手术。一个手术解决节律控制及脑梗死预防两个问题,为众多面临中风侵扰的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先进的防范和治疗方法,使得数百万房颤患者可告别终身服药的困扰,彻底摆脱病痛。
文|李华虹 曹玥
图片|科室提供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曹玥
哈医大二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