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联盟”——医院合作共建房颤门诊于年10月17日开诊。
新闻发布会
为了让患者更快的得到讯息,我院于开诊当日,召开了开诊仪式新闻发布会,心脏联盟副总裁余刚、首都医院心脏中心教授郭炜华、我院副院长杜洪印、心脏科主任卢成志,以及新华社、《健康报》天津站、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天津新闻广播、经济广播、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北方网及北方网前沿客户端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专家席
心脏联盟专家详细阐述了成立房颤门诊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记者就广大百姓关心的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记者席
共建房颤门诊是心脏联盟·心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心脏联盟是由我国多位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创立的一家心血管医疗科研联合体和全方位医疗服务机构,该计划是由国内一线专家共同参与的大型公益项目,核心是电生理和房颤知识的普及,以及射频消融技术的推广,以提升心血管医生的房颤诊疗水平。
杜洪印副院长发言
余刚副总裁发言
我院合作共建房颤门诊开诊后,心脏联盟团队的专家将固定时间出门诊、定期查房、指导手术及学术讲座,为房颤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每一位患者身在天津,享受国内一流专家的技术。通过进一步优化诊疗模式,实施先进的规范化诊治,不断提高对房颤患者的综合治疗水平,为天津地区乃至周边城市的房颤患者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郭炜华教授发言
卢成志主任发言
我院心脏科主任卢成志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据年全球性房颤注册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治疗率仅为10%,而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6%的人群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由于患者缺少疾病知识,医生群体对规范治疗房颤知识的缺乏,不规范的治疗方案,病人必然会被耽误。相对于我国巨大的房颤患者人群,目前国内房颤成熟术者数目较为匮乏,严峻的现状提醒我们,对于房颤临床研究及防治、新的诊疗技术及方法、术者的培养及药物的推广已经刻不容缓。
发布会现场
目前房颤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微创导管消融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通过普通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疾患。许多临床试验已证实,微创导管消融治疗具有能较快恢复正常的心律、成功率远高于药物治疗;首次消融的成功率达到80%以上;可减少或者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还可减少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依赖等优势。
揭牌
北京专家在我院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8:00-12:00
郭炜华教授,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马长生房颤团队知名专家,心脏联盟-心动计划讲师,英才计划特聘导师,国家心血管电生理介入资质培训基地导师,目前主攻房颤的射频消融学。是一名全面的心血管介入专家,年手术量达余台。
汤日波教授,医院心内科/房颤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医院心律失常治疗团队主力术者,“英才计划”特聘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个人独立完成房颤等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消融约例/年。
李松南教授,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马长生房颤团队主要成员,擅长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及房颤综合治疗,在房颤、房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方面经验丰富,个人每年完成导管消融例数约台(其中房颤病例超过台)。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并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及国际合作项目科研课题。
蒋晨曦教授,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心律失常治疗团队主力术者,“英才计划”特聘导师。工作重点为房颤、房速、室上速和室速等心律失常的诊治和研究。完成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余例/年,协助全国10医院开展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工作,为国内青年术者中操作经验最丰富、完成质量最高者之一。
责编丨魏国新
编辑丨孙颖
来源丨新华社
摄影丨沈娈林大东
医院
对外宣传联络办公室?诚意制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