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导管消融是治疗症状性房颤的有效措施。依据以前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和房颤的类型,现行指南已经把症状性房颤作为导管消融的一级或二级适应症。房颤消融最重要的并发症为围手术期卒中或TIA以及心脏填塞。
消融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采用全身抗凝治疗能够降低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消融期间给予肝素以维持ACT超过s。不过,对于手术前和手术后抗凝治疗的措施尚缺乏一致性意见。
临床上,房颤导管消融通常采用不间断华法林抗凝或间断非VitK拮抗剂口服抗凝治疗。不间断非Vit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比如达比加群,可能是安全的;不过,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
年4月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医疗中心的HughCalkins等在NEJM上发表了RE-CIRCUIT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探讨房颤消融时不间断达比加群vs.华法林的安全性。
该研究为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对照,盲法终点的临床试验。共纳入来自家中心共例准备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或永久性房颤的患者,随机给予达比加群(mg,每天2次)或华法林(目标INR2-3)。不间断抗凝4-8周后开始消融治疗,消融期间持续抗凝,一直到术后8周。主要终点为消融期间一直到术后8周严重出血事件;二级终点包括血栓栓塞和其他出血事件。
共例患者进行了消融手术,两个治疗组平衡了基线特征。达比加群组和华法林组消融期间一直到手术后8周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和6.9%(absoluteriskdifference,?5.3%;95%CI,?8.4to?2.2;P0.)。达比加群组(vs.华法林)围手术期心包填塞和腹股沟血肿发生率较低。两组小出血事件类似。华法林组发生1例血栓栓塞事件。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房颤消融术的患者,与不间断华法林相比不间断达比加群抗凝治疗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文献出处:
NEnglJMed.Apr27;(17):-.doi:10./NEJMoa.EpubMar19.
UninterruptedDabigatranversusWarfarinforAblationinAtrialFibrillation.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