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RichardJ.Kovacs等在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介绍了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本文为对该文章的10点总结。
1.为降低卒中风险,无论出现症状与否,均推荐所有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行口服抗凝治疗。ACC/AHA房颤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HAS-BLED和ATRIA出血评分可用于预测患者的出血风险,但不应妨碍患者接受抗凝治疗。
2.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包括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DOACs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出血的风险,但也增加了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利伐沙班、依度沙班、达比加群)。
根据患者特点个性化制定方案,所考虑的因素应包括费用、肾功能、年龄和体重等。服用DOACs期间仍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3.所有的口服抗凝药均有可能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尽管人们知道华法林会和许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但DOACs也可能出现,如与CYP3A4抑制剂/诱导剂和利福平、奎尼丁、决奈达隆、维拉帕米和抗逆转录药物等P糖蛋白诱导剂。
4.使用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转归,降低总体费用。这些可用于支持服用DOACs的患者,包括评估药物相互作用,保证定期监测和持续患者教育等。
5.不推荐服用DOACs的患者常规行实验室监测。在某些情况下,延长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提示达比加群的抗凝效应,而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PT)则提示Xa因子抑制剂的抗凝效应,但服用DOACs患者的PT和APTT也可能正常,从而限制了这类检测的实用性。
6.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FFP)或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可用于逆转华法林服用患者的抗凝治疗,但这类药物对DOAC药物抗凝逆转的作用有限。
7.抗凝治疗患者一旦出现大出血,需要标准化的治疗方法(液体或血液复苏、控制出血源、避免进一步抗凝)。华法林抗凝患者如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时可使用维生素K、FFP或PCC治疗,而DOACs抗凝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时可以考虑使用洗胃或透析(只限于达比加群)治疗。
逆转DOACs的特定药物正在研究中。所有的非大出血均应采取保守治疗,只要患者情况稳定且出血源可控。
8.对于同时接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联合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效果优于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初始治疗一段时间后(1~6个月),可以考虑停止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联合一种抗凝药治疗。
9.经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的房颤患者只能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尽管许多大型随机试验将DOACs用于生物瓣膜置换的房颤患者,但FDA建议所有的瓣膜置换患者均应避免使用DOACs。
10.接受复律或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可接受华法林或DOACs治疗。在任何复律方法前至少3周和复律后4周均应接受抗凝治疗。对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持续使用华法林、暂停达比加群(手术前24小时或手术后)或手术当天暂停利伐沙班等做法是安全的。
心心中科医院专家刘云涛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zz/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