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大,且存在较多基础疾病,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使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出许多。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是预防脑卒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准确有效的脑卒中风险评估,对于房颤患者的抗凝药选择有着指导意义。
目前,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方式有:
1.CHADS2评分
CHADS2评分是一种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评估工具,可指导抗凝用药。最新的研究发现该评分系统不仅可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还可用于不伴有房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预后评估,为这些患者的风险降低优化治疗提供决策。
2.CHA2D2S-VASc评分
CHA2D2S-VASc是另外一种风险评分系统。与CHADS2评分相比,考虑了更多AF患者的卒中风险因素。年,CHA2D2S-VASc评分最初被用于预测已确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现在,有一些研究也将其用于肺动脉栓塞的预测。
下图给大家直观地对比一下这两种评分系统的区别:
(点击查看大图)
现阶段,常规的卒中风险评估,通常是基于患者的临床特征。除了上面两种常用的评分,国际上也陆续出现新的卒中风险评估体系。例如,ABC评分
今年2月,一项刊登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HeartJournal)的研究,推导并验证了一种预测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新方法——ABC卒中评分。
ABC分别是年龄(age),生物标记(biomarkers),病史(clinicalhistory)这三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代表了评分中使用的4个变量:患者年龄、既往卒中或TIA病史、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两种生物标记物。
其中,hs-cTn可预测心肌损伤程度,NT-proBNP可反映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它们对房颤卒中风险的预测或比大部分临床特征的预测效应更佳。
ABC评分的分线列图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