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心脏房颤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脑卒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2-8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病情可轻可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重要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血压、心脏病和颈动脉疾病

短暂性缺血发作、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是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以上因素是可控制的。

2、生活方式

吸烟、长时间静坐、大量饮酒及饮食失调。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通过戒烟、有规律地运动、均衡饮食及限制饮酒来控制这些因素。

脑卒中临床表现复杂,可出现猝然昏倒、意识不清、口角歪斜、语言不清或肢体无力症状。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由于一直缺乏对脑卒中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就更为重要。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头号原因。至少半年或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你有高血压,更要经常测量。血压增高,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压药,避免脑血管病发生。

2、治疗房颤

如果患有心房颤动(房颤),应及早治疗。房颤可使血液聚集在心脏腔室中,因而易形成血栓,引发心源性脑栓塞。

3、控制高脂血症

血脂增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脂血症还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间接增加脑卒中患病率,控制高血脂症,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4、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糖可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5、运动

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轻快的散步、慢跑、骑车、游泳或其它活动,每日至少30分钟,可以促进健康,减少患卒中的危险性。

6、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低盐(纳)、低糖、少油,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降低脑卒中的危险性。

7、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良心态可以导致血压波动,机体免疫力低下,脑血管痉挛,因此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资讯,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广大网友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平台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平台不负任何责任。

赞赏

长按







































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