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心脏和血管研究所的Tanaka-esposito和Chung博士进行了一项综述,基于年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心律学会(HRS)的相关指南,对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抗血栓治疗的临床决策相关知识进行阐述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该综述相关内容于年1月发表在CleveClinJMed上。
AF发病率较高,常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如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既往研究显示,抗血栓治疗可降低AF患者全身性栓塞风险。但是抗血栓治疗不只一种,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血药[如肝素、华法林、靶向口服抗凝血药(target-specificoralanticoagulants,TSOAC)]等;AF患者疾病状况和风险也有差异,况且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应所有患者。那么,制定抗血栓治疗临床决策时,对于何时开始抗血栓、选用哪种药物、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等,都需要仔细评估。AF患者抗血栓治疗方案推荐见表1。该综述对抗血栓治疗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内容如下。
心房颤动和卒中
AF十分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AF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据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数据显示,人一生中AF的发生率为25%。AF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动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表现为缺血性卒中。AF患者卒中发生风险比正常人群高5倍,超过15%的卒中可归因于AF,且该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亚临床AF可能是导致卒中的重要因素,却容易被忽视。通过植入电子心脏记录器的监测,发现在既往无AF史的人群中,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10%~28%,而这些人群将来发生房颤、血栓事件的风险也较高。因此,更需对亚临床AF患者提高警惕。
瓣膜性心房颤动:华法林
瓣膜性心房颤动(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的患者,特别是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人工心脏瓣膜的患者,全身性血栓栓塞,尤其是卒中的发生率很高。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总体风险获益评估,结果支持几乎所有患者均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
一项随机、II期研究评估了口服达比加群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接受达比加群治疗的患者卒中、瓣膜相关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携带机械性心脏瓣膜的患者,达比加群是禁忌用药。
CHA2DS2-VASc:新风险分层方法
年美国和欧洲指南均推荐使用CHA2DS2-VASc方案对卒中发生风险进行分层
其余内容略(需全文PDF,请回复此白癫风医院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