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房颤症状 >> 房颤临床表现 >> 正文 >> 正文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来源:房颤症状 时间:2017-11-17

1、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所引发的一系列以心肌缺血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冠心病可分为:

1)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部分病人感觉向左肩部、左上肢、左颈部或咽喉部放射。

2)心肌梗死:由于心肌缺血严重,导致心肌坏死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心绞痛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可伴有大汗、濒死感。

3)猝死:多由于突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引起的突然死亡。

2、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有以下高危因素的人容易罹患冠心病: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压力过大、大量饮酒。此外,年龄增加、男性以及冠心病家族史也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3、冠心病的影像诊断:

1)冠脉CT:使用造影剂增强的高速螺旋CT成像,可以直观的显示冠脉各分支的病变情况。但此检查受患者呼吸、心率的影响较大,对部分病人不适合。

2)冠脉造影:通过心导管向冠脉内注射造影剂,从而全程、动态的显示冠脉各分支,目前仍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CT

箭头所指为冠状动脉狭窄位置

右冠状动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造影

梅举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和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金刀奖)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微创胸心血管外科协会委员,亚洲心胸外科协会委员。《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AnnThoracSurg》中文杂志、《Innovation》中文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等杂志编委。

从事心胸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0余年,在国际上独创梅氏微创房颤手术和微创二尖瓣手术同期双极钳消融房颤手术术式,在国内首创微创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创新性开展了微创二尖瓣修复技术,是国内最早开展大血管病杂交手术和复杂先心病改良TCPC手术的专家之一。已主刀各类心血管手术12,余例,成功率达到98%以上,居国际领先水平。在肺、食管、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面具有很高造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余篇,出版著作8本。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

汤敏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年至荷兰医院胸心外科进修,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担任《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书籍的主审。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荣获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擅长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微创杂交治疗有丰富经验,如: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的介入及杂交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衰竭等。已参与完成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从事心胸外科专业17年,是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及胸心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冠心病外科、心血管病杂交治疗专家。

欢迎新老朋友,长按下方







































QQ聊天机器人
寻常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fclcbx/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