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房颤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三倍。
日前在线发表于Heart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心梗后发生无症状房颤患者1年心血管(CV)死亡率和心衰相关住院率比无房颤患者高。
“目前尚待明确的是心梗过程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是否单纯为不良预后的标志物,还是其积极诱因。”法国第戎勃艮第大学MarianneZeller教授及同事表示,“不过,无症状房颤、LVEF受损、梗死面积增大导致更多发心衰事件是最能解释预后不良的潜在机制。”
研究人员观察了其机构内连续入院的名急性心梗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后48小时内行持续心电监护并且存活至出院。研究于年5月至年1月间完成入组。无症状房颤的定义为:持续至少30秒无任何症状发作的房颤,在例(14.3%)的患者中出现。32例(4.3%)的患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被诊断为有症状房颤。
无症状房颤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不足,医师很少为患者开具β受体阻滞剂或ACEI,或予以PCI治疗。然而,他们比无房颤患者接受更多利尿剂和维K拮抗剂。与有症状房颤相比,无症状房颤患者更少使用急性利尿剂,但接受其他治疗和PCI手术治疗的比例类似。
无症状房颤患者CV死亡率增高3倍
1年时,总体的心血管死亡率为3.2%,其中无症状或有症状房颤患者风险更高。这些患者也更容易因心衰住院;5例发生卒中的患者中有3例为房颤患者。
在敏感性分析中,已知有既往房颤史的患者死亡率比无房颤史患者更高(18.8%vs.2.6%,P<0.)。然而,既往房颤史和卒中或心衰相关住院之间无关联。
另一项排除了房颤史患者的亚组分析发现,急性心梗后无症状房颤患者相较于无房颤和有症状房颤患者,1年心血管死亡风险仍然增高(5.3%vs.1.9%1.0%,趋势P值=0.)。多变量分析显示,无症状房颤与CV死亡或因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相关(OR2.24;95%CI1.02~4.93;P=0.)。Zeller教授及同事表示,“这种关联仅为边缘性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缺乏统计效力。因此该关联应当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予以证实。”
需要常规筛查策略
作者称,无症状房颤患者1年死亡风险显著增高,表明该病症“可能严重导致预后不良。”不过他们承认该结论并不具有确定性。他们表示,“鉴于无症状与有症状房颤患者的急性心衰住院率相似,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支持一种假说:心梗急性期发生无症状房颤可能导致患者在急性心梗后第一年内发展为有症状房颤。”此外,作者补充,房颤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在常规的临床实践中进行筛查。”
未来 医院SorinJ.Brener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不是直接 加拿大汉密尔顿人口健康研究所JeffHealey表示:“如何对心梗后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无症状房颤的监测,目前没有指南可以遵循。”
研究展望
JeffHealey称,目前还没有临床随机试验专门研究急性心梗后无症状房颤的治疗,包括降压药物、他汀药物的应用,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
来源:TCTMD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hexiang.net/xzfcdzz/1280.html